中新网评:假洋膏药年销过亿元,平台监管不能失灵
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(记者 王庆凯)中国新闻网《民生调查局》日前报道了“市野医生”等品牌膏药贴虚假宣传一事,中新引发舆论关注。网评该膏药贴宣称“2分钟接骨”“联合东京医学研究院匠心研制”,假洋凭借虚假宣传,膏药过亿管在网上销量突破百万单。年销能失
然而,元平记者调查发现,台监这款膏药实则为国内生产,中新成本仅2元一盒。网评所谓的假洋“东京医学研究院”是在香港注册的空壳公司,产品上的膏药过亿管日本博士头像竟是老板自画像的二次创作。其背后团队还运作“藏老祖”“苗阿姐”等多个品牌。年销能失今年5月,元平该公司因虚假宣传已被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处以20万元罚款。台监报道发布后,中新涉事店铺的商品已被多个电商平台下架。
一边是被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处罚,一边却是年销售上百万贴,营收过亿元,甚至在电商平台冲到热销榜前三。如此反差,令公众大跌眼镜。这款膏药贴能持续在市场上兴风作浪,除了商家利欲熏心、胆大妄为,相关部门和平台企业的监管疏漏也是重要因素。
电商平台、短视频平台作为商品宣传销售的重要渠道,理应对入驻商家资质及其发布产品服务内容进行严格审核。但现实情况是,虚假宣传广告在平台上肆意横行,背后则是平台在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失衡:一方面,在经济利益驱使下,平台放松了对商家资质和宣传内容的审核;另一方面,平台在技术和人力上或许存在不足,难以对海量的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甄别。
若平台放任商家售假,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也扰乱了市场秩序。消费者出于对平台的信任购买商品,却被虚假宣传所欺骗,这无疑严重透支消费者的信任。同时,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,也挤压了正规企业产品生存空间,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
今年8月,市场监管总局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《医疗广告认定指南》,为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划定了更为清晰的红线和底线。但“神贴”骗局仍屡禁不止,平台难逃其咎。
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,平台必须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。一方面,要建立健全审核机制,对商家资质、产品质量、广告内容等进行从严审查,从源头上遏制虚假宣传;另一方面,要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,一旦发现商家存在虚假宣传等行为,立即采取下架商品、封禁店铺、列入黑名单等措施。
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督管理,督促平台加强网店资质审核和违规行为管理,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。同时,加大对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,提高违法成本,形成震慑效应。只有监管部门与平台企业形成合力,才能有效净化市场环境,让消费者权益不再被各类“神贴”骗局侵害。(完)
(责任编辑:时尚)
- 外媒:进博会化身创新舞台 中国从供应全球向赋能全球转变
- 三亚两名游客出海遇险成功获救
- 较强冷空气明起登场,这些地方或有暴雪
- 瓜果飘香好“丰”景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“繁荣图”
- 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将实现“零延时、零等待、零接触”无感通关
- 原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世英接受审查调查
- 中国北方多地提前入冬 官方强调民生用能有保障
- (第八届进博会)外企高管话进博:中国大市场、世界大机遇
- 债市“科技板”落地半年 发行规模达1.38万亿元
- 最高检:今年前三季度共起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7316人
- 订单可以等,生命不能等!外卖小哥及时抱住误闯马路小孩|暖心画
- 全运会史上首次!不新建大型场馆如何“提升一座城”?
- “一带一路”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扩容
- 教育部等6部门发文,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
